近日,南京晓庄学院食品科学学院“行知奇趣科学营”实践团的同学们,带着专业知识与满腔热情,走进江宁区王墅社区,为那里的孩子们精心打造了一场为期七天的“科学盛宴”。他们以劳动教育为核心底色,巧妙融合多学科知识,用趣味实验和互动游戏,在孩子们心中点燃了探索科学的火种,为孩子们搭起一座连接土地与科学星空的“彩虹桥”。
这座桥的起点,深植于足下的绿意。第一天,晓庄学子引导孩子们用指尖拼接绿叶的拼图,在触摸与观察中认识了身边植物的脉络与芬芳。两天后,课堂焦点转向人类与环境的共生课题。垃圾分类课上,“蹲蹲乐”游戏让孩子们在欢笑中将垃圾模型精准投入四色桶。第四天,废弃塑料瓶与纸箱在巧手中重生,变身为能流出汩汩清流的简易饮水机,孩子们目睹“垃圾”蜕变的魔力,眼中光芒迸发:“看!我的‘饮水机’真的能出水了!太酷了!”
科学探索的虹光随之铺展。第五天,“神奇密信”实验中维生素C与碘伏相遇,隐形字迹如魔法般显形;“丁达尔效应”的光路穿透牛奶溶液,将弥漫林间的晨雾朦胧光晕搬进课堂。第六天,清洁剂科普更添生活智慧,洗洁精吹出的七彩泡泡漫天飞舞,团队成员们用“洗衣液里的小勇士钻进纤维赶跑污渍”这般童趣语言,将乳化作用原理悄然植入童心,更以情景儿歌传授清洁剂存放“三不”安全法则。
最终,七天的积累在“太空之旅”的星空下交汇升华。孩子们调动植物识别、垃圾分类、科学实验与清洁知识储备,在知识竞答中披荆斩棘。当层层关卡告破,晓庄“小先生”们引领仰望的目光投向穹苍,行星轨迹与人类探索的壮举在屏幕上流转,连接起社区积累的智慧与无垠宇宙。
当毛细现象实验中的彩色水痕静静爬上纸巾,它也在孩子心里架起了一座桥——一端连着脚下温热的泥土,一端通向无垠的科学星空。这七日细密织就的科学之网,终将在未来某天,托起他们触摸科学星辰的指尖。
图一:团队成员带领社区儿童实地学习
图二:团队成员与社区儿童合照
撰稿:高家玉
一审:唐 翔
二审:吴雨龙
三审:昃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