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食品科学学院成功举办“优秀运动员事迹分享会暨信仰公开课”,邀请多位在校级运动会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运动员分享他们的拼搏故事与心路历程。此次信仰公开课旨在弘扬体育精神,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激励青年学子将赛场上的坚韧意志融入学习与生活实践中。
分享会上,校运动会男子甲组1500米纪录打破者肖铭睿首先发言。他回顾了自己从高中至今与跑道为伴的岁月,坦言“跑步于我,从来不只是爱好,而是一场贯穿青春的坚守与修行”。凭借长期自律的训练,他在本届校运会中独揽男子甲组800米、1500米及4×400米接力三枚金牌,并打破男子甲组1500米校纪录。他强调,奔跑锤炼的不仅是速度,更是意志,“唯有坚持和付出,才能抵达理想的远方”。
“逆袭跑者”徐铭乐的分享同样打动人心。作为本届校运会男子甲组5000米银牌获得者,他曾从200斤减重至130 斤,用汗水书写了蜕变传奇。他将部队生涯的磨砺融入跑道征程,讲述了在战友的鼓励下,从训练“吊车尾”逆袭成为连队标兵的经历。“这条跑道不仅甩掉了我70斤的体重,更磨砺了我钢铁般的意志。”徐铭乐的动情讲述,让现场学子深刻体会到 “坚持” 的力量。而男子甲组5000米金牌得主马璋则自谦成绩“出乎意料”,他将荣誉归功于学院志愿者的贴心保障与老师们的悉心鼓励,生动诠释了集体支持对个人突破的重要意义。
女子甲组200米铜牌获得者李媛媛以“田间奔跑的童年” 为切入点,分享了为学院荣誉奋勇拼搏的初心。尽管与冠军仅差1秒,她仍为突破自我极限而倍感欣喜,并特别致谢学院志愿者:“赛场上此起彼伏的呐喊助威,是我咬牙冲刺的最大动力。”真挚的话语传递出青年学子对集体荣誉的珍视与感恩之心。
在团队协作主题分享环节,男子甲组4×400米接力冠军成员肖铭睿、刘畅畅、黄梓成、姜力文围绕“信任与共生” 展开分享。作为毫无接力经验的新手,刘畅畅感慨道:“完美的团队协作能将四个独立的个体,熔铸成势不可挡的整体。”带伤参赛的黄梓成回忆起比赛中的艰难时刻:“当身体传来不适信号时,是队友们的呐喊支撑着我完成最后的冲刺。”姜力文则以诗意的表达描绘赛场氛围:“原来,这条看似单人竞技的赛道,早已被团队的鼓励与信任填满。”
活动特别设置了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如何平衡训练与学业”“应对比赛压力的方法”等问题踊跃提问。运动员们结合实战经验,分享了时间管理技巧与心理调适策略,例如利用碎片化时间巩固专业知识、通过团队互助缓解赛前焦虑等。现场气氛热烈,参会学生表示:“运动员们的坚持与奉献让我深刻体会到,体育精神与学术追求本质相通,都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与热爱。”
学院党委书记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运动员们取得的优异成绩是学院“教求德、学求博、做求精”理念的生动体现,其中蕴含的坚持、协作、奉献与超越,正是青年学子成长所需的核心品质。她鼓励全体学生将赛道上的拼搏姿态融入学业与生活,以信仰为帆,以行动为桨,在青春征程中不断书写新篇章。
本次活动通过真实鲜活的榜样故事,将体育竞技的感染力与思政教育的引领力有机结合,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奋斗精神,更为学院思政教育创新与优良学风建设注入了强劲活力,为青年学子的成长之路点亮了精神灯塔。

分享会现场
撰稿:蒋海南
一审:唐 翔
二审:吴雨龙
三审:昃 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