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减免及其他相关政策解读

发布者:王馨发布时间:2024-09-25浏览次数:10

1.高校有哪些学费减免政策?

江苏省内高校学生,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享受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服兵役高校学生学费补偿代偿,在江苏省地方高校就读的残疾大学生、原建档立卡(脱贫之日起5年过渡期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学费减免政策。


2.残疾大学生免学费是全面免除吗?如何申请?

我省高校残疾大学生免学费政策,是指用于资助在江苏省地方高校就读的,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及研究生在校生中的残疾学生,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残疾大学生入学后可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向就读高校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学工处)申请,直接免交学费。


3.原建档立卡家庭大学生免学费有什么要求?如何申请?

我省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全面减免省、市属普通高校原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本专科学生学费,请原建档立卡(脱贫之日起5年过渡期内)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于新学年开学后前往学校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学工处)咨询办理。


4.服兵役高校学生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的高校学生,在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或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一次性补偿或代偿;对退役后复学的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实行学费减免;对退役后,自主就业,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或高职分类招考方式考入高等学校并到校报到的入学新生,实行学费减免。补偿或减免金额根据学生在校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确定,本专科每生每年不超过12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6000元。


5.什么是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

赴苏北符合相关条件基层单位就业的省内外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于服务期满36个月后由政府一次性返还其攻读最后学历期间所缴纳的学费。学费补偿额度按其在读期间实缴学费金额确定,本专科生每生每年补偿金额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苏北基层就业学费补偿须在就业之日起18个月内申请确立补偿资格,过期系统无法提交申请,将自动失去补偿资格。


其他资助政策

1.除了奖助学金、学费减免政策外,高校还有哪些资助政策?

在国家资助政策之外,各高校还有勤工助学、绿色通道、特殊困难补助、校内资助等。


2.什么是勤工助学?学生如何申请参与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入学后可向就读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或学工处)申请参与勤工助学。


3. 勤工助学有时间要求吗?能有多少生活补贴呢?

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时间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分固定岗位和临时岗位。固定岗位按月计酬,以每月40个工时确定的月薪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可上下浮动。临时岗位按小时计酬,原则上不低于每小时12元。


4.什么是绿色通道?

为切实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按照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相关规定,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都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即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入学缴纳学费有困难的新生,学校应先缓收学费,直接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核实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办法予以资助。


5.什么情况可以申请特殊困难补助?

特殊困难补助是高校辅助性资助措施之一,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突发性、临时性、特殊性经济困难,主要扶助身患大病重病或者遭受意外伤害、家庭出现突然变故造成学习和生活困难以及遇到其他突发性特殊性经济困难而确需资助的学生。遇到突发困难情况,学生可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按程序评议确定补助对象和金额后,通常一次性发放补助,补助金额视困难情况定。


6.什么是校内资助?

校内资助是学校利用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资助资金以及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助资金等,设立校内奖学金、助学金、特殊困难补助、伙食补贴、校内无息借款、减免学费等。